商业智能与绩效管理市场趋势与动态
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石油――商业智能和分析方法就是炼油厂
在信息共享方面,有时壁垒正在形成,有时壁垒也在减少。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石油。就像石油一样,信息本身是无关紧要的。只要看看维基解密网(Wikileaks)。只有当有一个机制用来挖掘所有的原始数据,维基解密网才成为了头条新闻。它是关于在洞察力中掘金的过程。我们正迈进一个新时代,一个分析的时代。这就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商业智能(BI)上。所有的供应商要想成为信息经纪人。
2009年 至 2010年的观察:
2009年
●构建 ― 商业智能(BI)平台
●依靠维护手段
●避险
●战术购买
●单位数的增长,对抗经济衰退
2010年
●购买 ― 关键绩效管理/分析系统
●新的软件发布 ― 授权(licenses)
●单纯商业智能供应商的重新出现
●能促进增长
●两位数的增长?
市场参与:2009年,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智能(BI),分析和绩效管理软件
●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市场,大型供应商已取得了主导者的位置
●大型供应商在商业智能(BI)平台和绩效管理套件上的势力持衡
●大型供应商占有2/3的份额, 相对于2007年的1/3
●分析的区域仍然是开放的市场。
战术指导方针:倾向于更少的风险规避的企业在软件上的人均支出较高而且更有意于IT的创新。在2010年,在软件支出上较少的国家与支出更高的国家之间的差距将会明显地与缩小。
全套商业智能供应商受惠于IT的标准化 (根据2011年魔力象限的调查 - 仅仅在市场份额前的十名供应商)
●大型供应商得益于针对其大量的现有客户的销售
● SAP的商业智能(BI)用户中有48%使用SAP作为主导产品
●企业资源规划( ERP)平台(100%的有BW,但仅有35%的有BOBJ)
●62%的OBI企业版用户使用Oracle 或PeopleSoft。59%的Oracle商业智能(BI)用户使用●其中的一种。82%使用Oracle的 数据仓库(DW)
●71%的微软商业智能(BI)用户使用微软的数据库(SQL Server)作为主要的数据仓库。
●但是IBM的Cognos客户无论是对企业资源规划(ERP)(无)还是数据仓库(30%)则没有粘性。
●对大型供应商的长期不满会有什么长期的市场效应吗?
商业智能的投资转向商务导向的购买
新的供应商引领导创新之路,尤其对于那些商务购买者
●内存中的分析
●可视化/仪表盘
●可用性/自助式服务
●更少的空间占用量/快速的部署
●概念的快速验证
这已经变成一种规范,迫使大的供应商去复制(照做)。
大型供应商对客户部门的工作上都在争取主动权
●SAP — Business Explorer (商业浏览器)
●Oracle — BI Applications (商业智能系统)
●IBM — Cognos 简版, Netezza
●微软 — PowerPivot, SharePoint
软件即服务和开源软件为市场注入动力,但还不能改变游戏规则
●在财务困难时期和预算冻结的时候通过业务单位得到一个推进
●在2008年和2009年在整个的金融危机之中,开源软件成为最快的增长点
●开源软件在商业智能(BI)市场上取得了更多的进展,软件即服务(SaaS)在绩效管理和分析上取得了更多的进展
●71%的调查受访者没有任何计划将商业智能(BI)部署在云环境中
●有全球不到4%的市场份额组合,但却有耗尽整个市场收益(销售)的可能
●大的综合性供应商不会做出不必要的努力来推动开源和云服务
自助式服务的商业智能(BI)分析和绩效管理的市场前景广阔,
●转向增加用户的数量
●用途增长的驱动力
○嵌入式商业智能(BI)― 移向人们工作中的应用软件
○移动式商业智能(BI)/新的形式因素
○新的可用性范例
○协作性/社交网络特性
○绩效管理的文化
○用户的成熟
●最成功的商业智能(BI)主动进入更多的用户
○让信息可用于更多的用户
○扩展分析的种类
○能够做出更快更好的决策
○提升客户满意度
○将关键业绩指标(KPIs)与企业的目标相关联
○降低其它非IT成本
○增加收益
○降低外部的IT成本
○降低IT人员数
○降低部门的人员数
总结:到2014年 …
●标准化:大型供应商的商业智能(BI)平台市场份额从现在的2/3,将提升至75%。
●商务购买:业务部门在商业智能(BI)全部预算中的至少会占40%。
●更多的用户:使用商业智能(BI)/分析/绩效管理(PM)的用户将会翻番。
2014年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商业智能(BI)+ 社交网络软件 = 决策支持2.0版?
三大趋势为商业智能(BI)和社交网络软件更多的聚合提供了平台,通向令人振奋的新的发展潜力
趋势: 转向IT中的综合系统购买。 转向专注于业务(商务)的购买。 转向增加用户的数量。
结果: 公共的交叉功能平台,带有自有流程的供应商的商业智能(BI)。 商业智能(BI)与战术决策的制定、用户方便使用/商业智能(BI)的消费化方面联系更紧密。 许多仓储的知识,用途上的质的飞跃。
从测量转向分析,预报和优化
企业的要求,从发生什么? 到为什么会发生? 到将会发生什么? 商业智呢提供的,从报表/仪表盘, 到即时查询/ OLAP/ 数据挖掘,到计划/预测分析
数据发现工具和分析应用软件正在让低端的分析变得更加主流。预测分析仍然不是主流。当它开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时,我们才可以拥有称为“基于格局的战略”模式。
在未来的四年里,全球43%的首席信息官( CIOs)预期他们的IT系统会运行在云环境或在软件即服务(SaaS)技术之上。目前的数据仅为3%。 到2013年,商业智能(BI)中有33%的功能将通过手持设备来完成。 到2014年,有30%的分析系统会拥有主动的,预测和预报的功能。 到2013年,有15%的商业智能(BI)部署将联合商业智能(BI),与社交网络软件在决策制定的环境下协作进行。
信息泄露 ― 21世纪的一个新的挑战
●信息和信息工具的繁荣将给全球化的世界带来新的挑战
●数据质量/数据沿袭/数据整合/信息安全将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
●对管理与安全的新需要
●在信息点的安全与灵活之间的脆弱的平衡
云,社交网络,上下文和PBS将全面地将信息带给新的用户组并且在新的位置显示。这也带来另一面是,不需要的信息源也会混入关键任务的信息中。
结论/摘要
●商业智能(BI)已经超越100亿美元的里程碑而且将继续增长,因为它是赢得信息优势的关键组成。
●IT继续优先考虑商业智能(BI)并且在现有预算/缩减的购买许可的基础上需要做的更多。注意力继续集中在理性支出上。
●商业数据发现和套餐分析的势头加剧了用户投资组合方式的需要。
●信息消费和可用性的变革正在继续。
●商业智能(BI)继续变得更加有协作性和分析性。
●在未来20年之内,影响IT的四大因素中,都有商业智能(BI)的作用。
鉴于这些趋势,用户应该考虑些什么? 终端用户应该:
●习惯一种全新的常规, IT和商务部门购买IT系统。接受一个以商业智能(BI)为中心的策略与投资组合的方法相结合的市场变化。这是非常复杂的,而一个BICC(商业智能竞争力中心)是迄今为止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方法。规范项目带来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而在差异和时间上按部门划分更有价值。
●在关键任务数据的扩散和禁止之间达到一个谨慎的平衡。
●将用途的多少来衡量你的商业智能(BI)程序是否成功。
鉴于这些趋势供应商应该做些什么?
●独立供应商:锁定传统IT驱动的企业标准领域之外的商务用户优势 - 这一块仍然是综合供应商照顾不周的部分 - 但是保持一条易于通往更大型的部署的移动路径。
●独立供应商:考虑开发创新领域。因为较大的供应商想将他们的投资组合尽快收回,就不太会对商务客户紧紧促销,也就开启了一个机会。
●大型供应商:促进主要的新产品的发布,与企业的应用进程更紧密的整,并且与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产业相整合
●大型供应商:充分利用你强大的财务状况,在经济艰难时期提供创造性的捆绑销售和定价选择,以及通过特价购买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