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公告栏:
当前位置: 商业智能网 >> CIO >> 绩效管理 >> 文章正文
如何“摆平”直线经理
作者:赵日磊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点击数:    时间:2007/11/7
【摘要】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费力不讨好,不但没有解决员工的绩效问题,反而引起了直线经理和员工的不满。近几年,HR经理们对绩效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巧,绩效考核不再简单地被等同于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费力不讨好,不但没有解决员工的绩效问题,反而引起了直线经理和员工的不满。近几年,HR经理们对绩效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巧,绩效考核不再简单地被等同于绩效管理。

真正掌握绩效管理核心理念的人当中绝大部分是专业HR从业者和专业人力资源咨询师,而企业绩效管理的主力军—直线经理(Line Manager,是指诸如财务、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的经理)并没有真正掌握,更没有按照绩效管理的理念去实践,在众多直线经理的头脑中,绩效管理仍旧是企业HR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

要想使绩效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得到有效的实施,HR经理必须“摆平”直线经理,把这个主力军团结过来,通过他们把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推行下去。

为此,HR经理有如下几项工作要做。

“摆平”总经理

目前,大多企业的老总都已经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性,这是可喜的变化。企业老总并不是绩效管理专家,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并不掌握。

HR经理必须非常全面地学习了解绩效管理的全面知识,对本企业的绩效管理的实施进行深入的论证,对所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形成比较成熟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去和总经理沟通,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以保证绩效管理的程序顺利过渡到直线经理。

做广泛的宣传

对绝大多数直线经理来说,绩效管理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很多直线经理和员工非但不能正确理解,甚至对它抱有成见,这种情况下,HR经理断然不可贸然行动,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直线经理心结,消除他们的顾虑。

消除直线经理顾虑的最好手段就是宣传,通过宣传让直线经理全面认识和了解绩效管理,要让直线经理逐渐认识到,原来绩效管理有那么多的好处,不但不会耽误他们的时间,相反可以解放他们,不但不会造成他们与员工之间的矛盾隔阂,相反,可以帮助他们与员工建立起绩效合作伙伴关系。当直线经理真正认识到了这些以后,就会从心理上接受绩效管理的理念和做法,就会产生实践一下的冲动,这样,接下来的推行工作就会容易得多。

宣传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不可匆忙了事,只有宣传工作做扎实了,才可以实施下一步计划。

培训直线经理

全面的宣传之后,工作的焦点就转移到绩效管理的实战培训。

通过培训,要让直线经理掌握:如何与员工成为绩效伙伴;如何与员工保持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如何为员工设定绩效目标;如何建立员工业绩档案;如何辅导员工不断提高绩效水平;如何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如何考评员工的绩效表现;如何与员工一起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等,这些实战性内容是直线经理最需要了解,也最应该了解的东西。

强化直线经理的绩效责任

翻开直线经理的职务说明书,你就会发现,在大多数直线经理的职务说明书里,绩效职责是个空白,也就是说企业根本没有对直线经理提出管理员工绩效的要求。

以前没有,是因为企业没有系统运作过绩效管理体系,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绩效考核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则不同,企业是真的想引进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让绩效管理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以前没有的现在要补充,以前有的,现在要完善。

要对直线经理的职务说明书重新进行修订,把绩效管理作为直线经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写进去,并对其表现进行考核,督促直线经理快速转变观念,投入到绩效管理的实践中,把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做好。

与直线经理成为合作伙伴

HR经理应深入到业务部门,积极与直线经理成为绩效合作伙伴,进一步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在熟悉业务的基础上,帮助直线经理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的制定更加专业更加合理。

另外,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HR经理作为绩效经理的绩效合作伙伴,为直线经理提供咨询,帮助他们尽快进入绩效管理的角色,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成为绩效管理专家。

不定期总结提高

每过一段时间,HR经理都应与直线经理一起总结前段时间员工绩效管理工作的得失,解决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强化他们的绩效管理技能,使绩效管理成为他们的管理习惯,保证绩效管理不断朝积极的方向推进,直至获得成功!

“摆平”直线经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与直线经理成为合作伙伴的过程,当你真正与直线经理建立起绩效合作伙伴关系了,你的绩效管理方案就成功了!

责任编辑:朱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hinaBI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商业智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业智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本站来源处不写本站原创”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热点
    娱乐资讯
    最新推荐
    网站合作、内容监督、商务咨询、投诉建议 电话:0512-62861389  邮箱:chianbi@126.com
    Copyright 2004-2022 苏州百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苏 ICP 备 13004727 号